非洲豬瘟在中國大陸持續蔓延,截至上月擴散的省市包括遼寧、黑龍江、河南、江蘇、安徽、浙江、內蒙古、吉林、天津市、山西、雲南、湖南、貴州等,至少有14個省市「淪陷」。

為防堵非洲豬瘟或口蹄疫傳入台灣,行政院院會今拍板通過《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修正草案,將入境旅客違法攜帶動物產品、肉製品的罰則,從原本最高罰鍰新台幣1.5萬元,大幅提升至20倍,違規者最高可罰30萬元,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面對這波疫情,台灣農政單位相當緊張,因為歷經21年的努力,台灣好不容易將從口蹄疫的疫區除名,如果非洲豬瘟的防疫處理稍有不慎,不僅前功盡棄,付出的經濟損失將比1997年更為巨大。

事實上,台灣豬農對於1997年所爆發的口蹄疫是相當「有感」,那一年台灣減少將近五千戶豬農,無數飼料廠、肉品加工廠倒閉,每年500億外銷日本豬肉的訂單一夕消失,整體損失高達1700億。見證板橋居酒屋過口蹄疫災情的嘉一香食品董事長陳國訓表示,原本可以年屠宰1板橋居酒屋350萬頭豬的台灣養豬產業大崩盤,許多豬農一路盯著肉品市場的牌價直線墜落,真的是欲哭無淚。

日本的居酒屋文化是起源於江戶時代,在當時酒是論斤論兩地出售的,酒舖經營者都是為使客人在買酒後,在鋪內飲酒而提供一些簡單的菜餚。據說這就是居酒屋的雛形。在日本居酒屋主要指以"提供日式料理為主的日本風味酒館",但也有些以提供受西洋影響的料理、葡萄酒或雞尾酒為主的歐式居酒屋。像這種或突出風格或以地方特色及店內招牌料理招攬客人的居酒屋也蠻多的唷,他們以其別具一格的格調將自已與其他店區別開來。當然有居酒屋的特色是專注於為客人提供日本酒、燒酎、葡萄酒等豐富酒類。以往的居酒屋給人的感覺就是男性工作結束回家途中可以順便去放鬆一下的處所,現在裝修精緻的居酒屋多了起來,女性客人也可輕鬆地光顧。提供物美價廉的酒類與菜餚是居酒屋的魅力之一。雖然各家店或您所點菜餚不同花費也不盡相同,但花上2,000~3,000日元的預算就能享受一番的居酒屋還是很多。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擁有眾多連鎖店的大型居酒屋,也有私人經營的小型居酒屋,其規模天差地遠。連鎖居酒屋的優點在於其菜單上附有通俗易懂的圖片,無須看名字通過想像就可以輕鬆點餐。若是大型連鎖店甚至可以舉行規模較大的聚會。有些小型居酒屋菜單上只要寫著料理名稱,你就會猜這家店到底賣些什麼吧,而與店員溝通的過程也是其中的樂趣所在。聊熟了說不定對方還可能您拿來一些菜單上沒有的料理或特製美酒唷!

而將企業重心移至對岸的陳國訓,選擇在東北蓋了最現代化的豬隻養殖場及深加工廠,從上游的飼料到豬隻飼養和屠宰及加工製成食品,全部一貫化作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因為有了在台灣的防疫(口蹄疫)經驗,陳國訓這回面對非洲豬瘟格外小心,他甚至建議相關領導,嚴格管制其他省市豬隻跨省運送,避免交叉感染;同時他自己的養豬場也管制員工休假外出,「在營休假」者還享有每天150塊人民幣的補助;此外,所有人進入飼養場得全身脫光光、洗澡消毒後才能進場作業,即便有領導官員來訪視,一樣是一視同仁。

正因為如此嚴密的管控,陳國訓的養殖生產基地至今仍不受豬瘟疫情蔓延的影響,無論肉豬產量還是深加工量,單體量都是全中國大陸最大。目前他的基地有2萬5000頭母豬,可年產小豬68萬頭;年屠宰更可高達200萬頭,製造10萬噸的深加工產品。伴隨「哈歐班列」與「一帶一路」的大旗走局,這個來自台灣飼養技術的板橋居酒屋「安全豬肉」就能直送莫斯科,甚至更遠的歐洲。

別看現在的居酒屋主角十有八九是魚料理,江戶時代的居酒屋作為下等勞工的食堂,其實烤豬雜才是重頭戲。明治之後隨著西洋文化的傳入,日本人漸漸接受了肉食文化,這時候的居酒屋才開始賣起牛肉、烤雞肉串、烤豬肉串。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江戶時代的文獻中曾出現過居酒屋的食物都已經很豐盛了,包括河豚、田樂豆腐、湯豆腐、魚丸湯、鮪魚生魚片、蔥鮪魚等等。你知道嗎?生魚片中的王者鮪魚在江戶時代也算流行,但當時它屬於是比較廉價的魚類,在《匯軌本紀》中就有提到:「鯛魚是獻給諸侯的,鮪魚則是下賤的食物。」日本上層階級基本上是不敢吃重口味的食物,所以蔥與鮪魚成了居酒屋的絕配,當時的居酒屋都流行將鮪魚的邊邊角角剁碎混著蔥一起吃,叫蔥鮪。我自己也超愛吃蔥鮪飯的,偷偷告訴你居酒屋最地道的點餐規則,是先喝酒再進食,當客人坐下來點酒了之後,店家就會送上一份要收費的開胃菜,這不過相當於茶位費的一種形態,落在平均300~500日元之間。開胃菜的日文意思就是帶客人到位子上,以免客人從點菜到正式上菜前得這段時間感覺太漫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tercores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