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不是只愛老年人!疾管署今日表示,上週新增8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年齡介於50歲至85歲,7例有慢性病史,值得注意的是,此波新增的流感相關死亡案例中,中壯年就佔了5例;該署提醒,目前主要流行的病毒株仍是H1N1,H1N1不只鎖定老人,也會找上中年人,若又有慢性病史,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者,若不幸得到流感併發肺炎,有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惡化,引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情形進而造活動假牙成死亡。

疾管署表示,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共86,829,較前一週略降5%;上週新增4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A型流感為主,其中H1N1佔57%(25例),並以65歲以上(27例,佔61%)、50至64歲(12例,佔27%)2年齡層佔多數。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另新增8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年齡介於50歲至85歲,7例有慢性病史,6例未接種流感疫苗,6例感染H1N1、2例感染H3N2,患者牙周病治療方式病程都十分類似,皆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呼吸困難、急促等情形,就醫併發肺炎,經治療仍未改善,出現呼吸衰竭,發病至死亡約10天。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國內自2018年10月1日起累計661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395例感染H1N1、232例感染H3N2為多),其中63例死亡(36例H1N1、24例H3N2為多)。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牙周病治療中,50至64歲中壯年族群占了2成5。

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調查發現,有高達八成的民眾有牙周病,其中牙齦紅腫、流血都是牙周病前兆。但是有72%的民眾,卻認為這些是因為睡眠不足,還有五成四的民眾以為,這只是吃了油炸等上火食物引起火氣大罷了。研究發現,現代人最害怕的「失智症」可能與牙周病有關。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比健康人提早二十年掉牙,原生齒只有一般人的三分之一。兩年前臺灣高雄醫學大學發表的研究也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失智症風險較無牙周病者高出七成。因為當牙周病的細菌,和發炎物質在血液中循環時,不只心臟病致死率是一般人兩倍,中風機率也是一般人的三倍!過去不認為牙周病的細菌和發炎物質會影響腦部,甚至造成失智。但現在顯示,牙周病的確有可能隨血液循環而傷害腦細胞。

羅一鈞進一步說,這8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有5例是中年人,7例有慢性病史,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等,他特別提到,流感除了會併發肺炎外,還可能誘發心臟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的發生,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者,染上流感併發肺炎,有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惡化,引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情形進而提升死亡風險。

羅一鈞指出,流感病毒詭譎多變,往年在冬末春初的時候大多會出現流感病毒轉換的現象,最近就發現流感病毒有偏向H3N2和B型流感的趨勢,未來會繼續觀察其變化,今年3月的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有可能會上升。他說,此波流感疫情可能要到3月中、下旬才會脫離流行期。

中壯年注意!羅一鈞說,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剩餘量截至3月3日約有12.3萬劑,符合公費資格各年齡層中以50至64歲成人接種率最低,此族群於3年前納入公費流感施打對象,往年接種率僅2成,今年只有17.9%,下降了3%,提醒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請把握機會儘速接種。

此外,目前流感病毒仍於社區活躍,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不可大意,除了應做好手部衛生外,出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務必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一旦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意識改變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至大醫院就醫,必要時按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以降低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刷牙或吃東西時,若出現牙齦出血,除了留意牙周炎,應注意肝臟是否發生病變?因為慢性肝病者容易發生牙齦出血,主因是肝細胞損傷後,肝臟產生凝血功能下降,造成牙齦出血,有些人還伴有流鼻血、經血過量。因此,如果牙齦反覆出血,或皮膚經常出現青紫色的斑點,並伴有臉色發黃等症狀,請檢查肝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tercores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