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浪到淡水》一曲享譽流行樂壇的民謠作曲家陳明章,10年前開始投入台灣月琴傳承,更研發布農月琴、海洋月琴、南管月琴等樂器改革,與世界音樂交流,要讓屬於台灣的本土樂器不要失根。陳明章10年前一場大病,讓他從此覺醒,開始投入傳承,「這是我最初對音樂的感動,我希望盡我之力得以延續。」

從恆春民謠素人陳達開始,月琴成為重要的台灣音樂象徵之一,陳明章20多歲接觸了恆春月琴素人歌手陳達的音樂,「許常惠老師那時候幫他做了一整張專輯,我如獲至寶,非常感動。」陳明章說,他知道他不會念書,考不上大學,國二就跟家人說要去學音樂,先拿哥哥的吉他學,後來買了月琴來自學,開始思索本土音樂的創作。硬碟救援

資料救援陳明章說,他剛剛寫歌時,「鄧雨賢、楊三郎、李泰祥、陳揚都是我的榜樣,後來做電影配樂,覺得久石讓很厲害,我也可以寫到這種程度。」陳明章說,做這件事情很重要,「我想要讓後代知道,我們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多很好聽的歌,很棒的樂器,這些都帶不進棺材,但這些音樂都會存在。」

以一把二手破吉他,陳明章寫出充滿青春苦澀的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配樂,拿到南特影展電影配樂大獎。47歲那年,陳明章跟著「人間國寶」朱丁順學習月琴、唱腔,直到6年前朱丁順逝世,一身絕藝傳承孫輩,也包括陳明章。

資料救援硬碟救援中心成立於西元2000年、2005年跨入硬碟救援維修領域,早期最強能力就是維修WD硬碟,可任意開盤拆解硬碟的良品磁頭、良品資料碟片、良品電路板等零件拚湊後,自行寫回更改後的硬碟韌體,再經過校准程式將硬碟變成可用的正常硬碟,是國內屈指可數有深度硬碟維修及研發救援技術的資料救援公司。

本著學習日本的職人精神,不斷超越自己,提升技術本位,多年來持續不斷的研究精進,從硬碟維修領域擴展到NAS、伺服器的RAID陣列領域,再拓展到USB隨身碟、COB特殊封裝及SSD 領域。

資深技術人員資歷和公司一樣資深,是國內極少數可直接對硬碟韌體做修復的技術人員,也是研究新硬碟救援技術的強者,經常有硬碟救援設備廠公布技術前即自行先導入救援方法,也因為技術頂尖,讓硬碟救援中心在資料救援領域持續才能一直保持在領先行列。

「當時對陳達唱的恆春調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直到47歲遇到朱丁順,我才融會貫通,豁然開朗。」陳明章說,跟老師學那7年,「才理解月琴的發展,也才有後來新式月琴的開展。」「知道世界之前,要先知道台灣。」

陳明章認為,大家都應該先「留台」,知道自己的國家與文化,「南管我聽蔡小月,歌仔戲聽廖瓊枝,這些都是我的老師,所以我說留台很重要。我之所以有這些月琴改革,也是因為先系統化理解了月琴跟吉他,沒有傳統,變不出創意。」

10年前突然血壓飆高,再加上脊椎舊傷,骨盆腔移位,陳明章用針灸治療,只要站起來就會動一動放鬆,陳明章深刻感受生命之渺小,「我不傳承就來不及了。」這10年他先從兩個學生開始教,現在分成初階跟高階班,「我可以很自豪地說

arrow
arrow

    huntercores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